转载-2006年十大科学新闻
1.全球变暖被确认
气候问题再成焦点 2006年5月12日,《科学》杂志发表题为《气候变化:毫无疑问,世界正在变暖》的文 章,分析了美国气候变化科学项目组公布的报告。该报告对僵持已久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以确凿的数据证明:全球气候正在变暖。这种变暖不仅发生在 大气层表面,而且贯穿到大气层底层,变暖的方式与温室气体模型预测的方式相同。这份报告的出炉,为35年来争议不断的全球变暖问题提供了明确证据,也使全 球变暖成为2006年最热的科学话题。
2.冥王星降级
太阳系只剩八大行星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通过行星决议,冥王星降级。尽管九大行星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冥王星一直与其他八颗行星格格不入。 近年来,太阳系边疆发现了更多天体,其中一部分天体的大小直逼冥王星,原有观念已无法表达对太阳系结构的最新认识,行星的定义也亟待明确。在这样的背景 下,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了行星定义的决议,并在各界引发强烈反响。尽管科学界仍然争议不断,但一个新的太阳系形象已经呈现在公众面前。
3.黄禹锡造假事件
2006年1月10日,韩国首尔大学公布了黄禹锡造假事件的调查结果,确认黄禹锡在国际权威 杂志《科学》上发表的两篇论文确属编造数据。作为国际克隆领域的先驱者之一,黄禹锡声称,自己已经成功培养出11个与患者基因吻合的胚胎干细胞,这无疑是 治疗性克隆领域的一大进展。
4.第一个癌症疫苗面市
2006年6月8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宫颈癌疫苗“加德西”在美国上市, 这是人类研制成功的第一种癌症疫苗。这种疫苗由美国默沙东公司研发,适用于9岁至26岁的女性,主要针对6型、11型、16型和18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宫颈癌疫苗面市,是人类在癌症防治方面取得的一个重大进步。
5.庞加莱猜想得到证明
2006年8月22日,国际数学家大会宣布,庞加莱猜想已经得到证明。庞加莱猜想由法国数学 家庞加莱在1904年提出:在一个三维空间中,假如每一条封闭的曲线都能收缩到一点,那么这个空间在拓扑学上一定等价于一个三维圆球。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这个困扰了人类百年的世纪难题终于得到证明。俄罗斯数学家格里高利·佩雷尔曼因为对这一猜想的证明贡献突出,荣获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茨奖,中国数学 家朱熹平和曹怀东也因为参与证明过程,受到极大关注。
6.人造膀胱首次移植成功
2006年4月15日,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实验室中成功培育出膀胱,并顺利移植到7名患者体内。由于用来移植的膀胱由接受移植者的体内细胞培育产生,所以移植后不会发生免疫排斥。这是世界上首次将实验室培育出的完整器
7.基因组测序廉价化
2006年,美国科学家乔治·M·邱奇利用自己开发的基因组测序技术,将基因组测序的费用从 2,000万美元降低到了14万美元。邱奇的技术是以碱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物理性质差别为基础,他将这种物理差别转换成可检测的物理信号,从而 进行测序。目前,基因组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疾病的起源以及作用机制,邱奇的测序技术无疑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价格的急剧下降,基因组测序 将进入家庭,使个性化医疗成为可能。
8.发现34亿年前最古老生命化石
2006年6月8日,科学家在澳大利亚西部发现了一个形状怪异的土堆,土堆由古老微生物在 34亿年前构建,很可能是地球最古老生命的化石。这些土堆由无机沉积物、矿物质、水和细菌排出的二氧化碳混合在一起,被这些微生物的黏液“黏合”,经过数 万年的沉降和分离,一层一层地构建出来,这正是早期生命的证据。土堆的发现不仅证明生物多样性的出现时间比生物学家以前所认为的要早得多,也为如何寻找地 外生命提供了新的思路。
9.证实宇宙暴涨
2006年3月16日,美国宇航局公布WMAP探测器3年的观测数据,证实宇宙发生过暴涨。 暴涨是指大爆炸之初宇宙经历的爆发性疯涨过程。暴涨模型成功地解释了许多已知观测现象,但却从未真正做出过“预言”。WMAP通过对微波背景辐射偏振所做 的测量,首次验证了暴涨模型提出的预言。15年前,COBE探测器对微波背景的观测为大爆炸提供了证据,该成果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现在, WMAP则为大爆炸最初时刻的暴涨提供了证据,让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上了一个新台阶。
10.首次取得彗星尘样
2006年1月15日,美国宇航局“星尘号”探测器返航,将从彗星上采集的尘埃颗粒成功送回 地球。科学家对这些尘埃进行研究后发现,尘埃中包含从极热环境中生成的矿物,证明来自太阳系最寒冷地带的彗星,形成过程比科学家的预期要复杂得多。另一项 重要发现是,这些尘埃富含有机物质,还包含了两类全新的有机物,为地球上的生命原材料来自于彗星这一假说提供了有利证据。首次从彗星上采回的尘埃样本,不 仅为彗星的形成,也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新线索。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